【日本100名城】守備力MAX「小田原城」&「北条氏政・氏照墓所」

日本100名城「小田原城」天守閣

說到百名城「小田原城」的歷史,最出名的無非就是其守著「後北条氏」到最後一刻的戰國時期。這一趟旅行除了前往難攻不落之城──「小田原城」之外,也拜訪就在不遠處的戰國大名「北条氏政・氏照墓所」,來一趟走馬看花也甘願的巡禮。

「小田原城」的簡介與歷史

室町時代後期,關東地區勢力最大的三國分別為甲斐之虎・武田信玄的「武田氏」越後之龍上杉謙信的「上杉氏」,再來便是可與兩勢力抗衡的相模之獅「北条氏康」的「北条氏」,而當時「北条氏」家主的居城就是「小田原城」。

日本100名城「小田原城」天守閣

這個年代裡各國之間互相爭奪領地,「小田原城」依著地形以及構造優勢在當時分別扛住了以北上杉謙信、以西武田信玄兩大勢力的軍隊,從此而有了大名鼎鼎「難攻不落之城」的稱號。

一直到由豐臣秀吉發動的「小田原合戰」,北条氏還一度為了應戰擴大城池,當時城池最大周長據說就有9km!不只是武士,甚至連農民商人的生活範圍及耕地都被涵蓋在其中,由此可見北条氏對領民的愛戴。

日本100名城No.23小田原城
築城主大森頼春
城郭輪郭式 平山城
天守復興天守
指定文化財國史跡
日本100名城印章位置天守閣1樓

知道要攻下「小田原城」並不容易,豐臣軍做的是包圍「小田原城」,並攻下北条氏其他支城,等待對方降伏(另還有石垣山一夜城的故事)。最終,北条氏還是抵不住豐臣軍多方面的包圍以及壓制,天正18年(1590),「小田原城」在北条氏的投降下開城,可說是見證了戰國名門北条氏的衰敗。

交通步行OK!從「小田原站」徒步出發

神奈川縣「小田原站」月台
「小田原站」月台

雖說「小田急浪漫號」可以直達「箱根湯本」,但這個時間帶內坐在車內的幾乎是通勤的人,大多數旅客都在「小田原站」就下車了。

早晨的「小田原站」周邊很有商業氣息,也有唐吉訶德,規模雖然不大但依然可以逛逛。由於下午還有其他行程,我也沒有在這裡久留,簡單在商店買了早餐就從東口出站前往「小田原城」。

「小田原城址公園」巡城

「小田原城」離車站並不遠,前往的路線也非常好懂,其中一種進城的路線如圖:

先穿越站前的商店街,之後基本上是筆直的路直通城郭入口。

從城市樓房的景觀慢慢看到城堀的一角的感覺很奇妙,好像只是在接近一個普通的公園一樣。

「小田原城」学橋
「小田原城」學橋

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紅色的「學橋」。以前城郭腹地內有座小學,當時學生們上下學都會需要渡過這座橋,據說「學橋」一名就是這樣來的。​

「小田原城」隅櫓
「小田原城」隅櫓

再往前走一點可以看到小田原城的二之丸「隅櫓」,「櫓」是城池內以防禦及瞭望為主要目的而建的建物(類防禦塔),「隅櫓」則是指坐落於曲輪角落的櫓。​

「小田原城」馬出門前
「馬出門」前

繼續直走便可以在「馬出門」前看到「正規登城路線」標示。

「小田原城」馬出門裏側
馬出門裏側

從裏側可以看見「馬出門」兩側有另設屋簷延伸到「控柱」,這種形式的門被稱為「高麗門」。雖說以「高麗」命名,但卻是正統的日本樣式,是豊臣秀吉出兵朝鮮(文祿・慶長之役)期間開始出現的建造樣式

城門壁上的三角形洞口和四方形洞口分別是「槍眼」及「箭眼」,是城的守備十分能派上用場的設計之一。「馬出門」另有「馬出口」一名。

「小田原城」馬屋曲輪

穿過馬出門後進入「馬屋曲輪」。「馬屋曲輪」是因過去曲輪內設有馬屋而得名。

「小田原城」城內案內圖
城內案內圖

​來到案內看板前,這裡可以看到後面的「銅門」正在進行施工。

「小田原城」銅門の渡櫓
銅門的渡櫓

「銅門」一名是由門上的銅製裝飾而來,其連接著「馬屋曲輪」與「二の丸」。從施工中的另一側望去,眼前的是銅門的「渡櫓」。

利用城郭的構造防守外敵一例

從地圖理解就能夠知道「銅門」的位置以及設計非常重要。

圖的正中央正是「銅門」。在防備戰中,若是敵軍從「馬屋曲輪」渡橋要進入「二之丸」,其過橋後拐彎90°的構造讓埋伏在兩面「櫓」中的士兵能夠輕易將門內的敵人一網打盡,「難攻不落之城」真是名符其實。

日本古城絵図 相州小田原城図
出典:〔日本古城絵図〕東海道之部(4). 74 相州小田原城図
「小田原城」常盤木門
常盤木門

接著往上走,來到位於「本丸」正面的「常盤木門」。

「小田原城」常盤木門渡櫓
常盤木門渡櫓
「小田原城」常盤木門
常盤木門

「常盤木」意指常綠之樹,從以前開始門邊就種著象徵「常綠」的松木,有祈願小田原城繁榮不衰的意義

現在上層為「常盤木門SAMURAI館」,主要展示著鎧甲與刀劍。

「小田原城」

從「常盤木門」往下眺望,甚至能夠看到「馬屋曲輪」!

「小田原城」猴子

穿過常盤木門後,在本丸內發現略些突兀的猴子,籠子的告示牌上還寫著請勿餵食的警語。經了解之後才知道原來這裡是屬於過去「小田原動物園」的一部分。

但即使是這樣,估計人人很難不聯想到豐臣秀吉(笑)

刻意抑制規模的天守?「小田原城天守」

現在的「小田原城天守」是在關東大地震後復興的天守,復原主要以被改建過的,規模縮小過的天守設計為雛形。

「小田原城天守」被分類為「復興天守」,意思是「規模與位置基本符合史實,但外觀不符」的再建天守,「小田原城天守」的外觀和史實有出入的地方主要是最上層追加的「迴緣」。

日本100名城「小田原城」天守閣

「小田原城天守閣」由1層的小天守、續櫓以及3重4層的大天守總共三個部分組成。其中外觀雖說是三重,實際上第一重就分成了上下兩層。這樣刻意抑制天守高度的建法,被認為是顧慮到幕府中央

雖說天氣不太好,也沒有楓葉或櫻花的襯托,不過天守閣的壯觀依舊不減!

日本100名城「小田原城」天守閣

為保存「小田原城天守」在市中的歷史景觀,小田原市至今依然有明文限制市內建築的標高,就像奈良的福興寺一樣。天守的維護支出都是以「千萬」或「億」為單位,這樣的堅持對市政的開源和節流完全沒有幫助,為了文化與精神的傳承,實在是令人尊敬追崇。

由於下午有行程,當天並沒有進入天守閣,現在想想真是扼腕…!

「小田原城」的相關資訊

  • 住址:神奈川県小田原市城内6番1号
  • 天守參觀時間:9:00〜17:00(4:30最後入場)
  • 天守休館日:12月31日〜1月1日、 12月第2個週三
  • 天守入場費用:一般510日圓
  • 官方網站:https://odawaracastle.com/

※詳細資訊請依照官方網站為主

一代戰國大名長眠之處「北条氏政・氏照墓所」

「小田原城」路線
地圖來源:Google Map

從「小田原城址公園」北入口離開,下一個目的地是「北条氏政・氏照墓所」。

往車站前進,回到「おしゃれ横丁」(時髦橫丁)入口處便可以看到「北条氏政・氏照墓所」的指標,進入巷子後走不久便可以看到在高台上的墓所。

「後北条氏」作為戰國大名家的終結

天正18年(1590)7月5日,城內外的對峙持續約3個月的小田原合戰落幕,最終小田原北条氏降於豊臣軍。豊臣秀吉下令流放五代當主「北条氏直」至高野山,並命使四代當主「北条氏政」、其弟「北条氏照」(及其他家臣)切腹以承擔戰事的責任。

兩人當時被葬於北条氏的氏寺「傳心庵」,現在的墓址是於江戶初期遷移,然後由後來作為小田原城主的「稲葉氏」,為追悼北条氏而重建整治的。

墓址一度在關東大地震時被土石掩埋,現今所見的則是由當地的志願者所復原的墓所。

「北条氏政・氏照墓所」
「北条氏政・氏照墓所」

根據一旁的立牌上的紀載,最右邊最大的五輪塔為氏政夫人之墓,最左邊最小的五輪塔為北条氏照之墓,中間則是北条氏政之墓。

「北条氏政・氏照墓所」生害石

而在五輪塔前的石板則是「生害石」,據傳「北条氏政」與「北条氏照」便是在這一塊石板上切腹。看到這裡不禁覺得自己與歷史真的好近啊!

祭壇上的花很新鮮,似乎是平時都有人在維護,仔細一看酒盅還印著後北条氏的家紋「北条鱗」。

看來後北条氏無論在過去或是現在,一直都備受著小田原居民的愛戴。

「北条氏政・氏照墓所」的相關資訊

※詳細資訊請依照官方網站為主

後記

作為箱根行的開胃菜,「小田原城」確實是充滿歷史意義的一站。站在「北条氏政・氏照」的墓前真的很令人感慨,墓所就位於商店街的一角,要是什麼都不知道的過來的話,大概完全不會注意到。該感慨世事的滄桑嗎?小田原北条氏的結局是該惋惜。

所幸根據紀錄「北条氏」的後代依存,小田原的精神也會被在地的居民與政所傳承下去。只要小田原城還屹立不搖,誰也不會忘記曾經的「後北条氏」吧!該是時候考慮什麼時候再去一次小田原市了。

資料參考

(原文撰於2017.10,更新於2021.04.17)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